医院传染科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会给学科发展带来新契机吗? 世界速读
大型医院的感染科以及传染病医院是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后新冠疫情时代,我国传染科/感染科的建设应该走向何方?
在周末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举办的首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上,来自全国的感染学科带头人就后新冠时代如何开展传染科/感染科的建设,以及感染科承担的角色和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建设重点和难点建言献策。
专家一致认为,新冠疫情给感染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提高公共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新发突发与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诊疗能力,是当前我国医疗体系建设面临的一大迫切需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我们正处于后疫情时代感染病学科发展的十字路口,实施多学科协同,促进医防融合,打造感染性疾病合作共赢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给出的答案,而这需要所有感染界医疗、疾控、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共同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感染病学科生态。”
为了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国家已经将医院的传染科的管理纳入疾控局,从分发挥国家疾控局的职能,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教授表示:“这意味着传染病已经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我们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可以解决我国传染病学科能力不强、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提高传染病救治的能力,实现关口前移;同时依托疾控稳定的财政投入,强化传染病基础研究,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保障。”
唐小平认为,除了有良好的管理模式之外,传染病专科医院必须具备部分综合医院的功能,要努力发展多学科的能力,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王晖教授表示:“传染病学科的发展应该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投入,我们也在探索如何使用数据技术赋能,例如人工智能等能力,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医工交叉。”
针对目前我国传染病学科发展存在制约,多位专家指出,一方面是传染病医疗体系面临平时“供大于求”,但应急状态下又难以满足需求的矛盾,因此建立“平战结合”的体系非常有必要;另一方面是传染病学科人才培养的体系也亟待完善。
为此,专家们呼吁加强传染病学科的重症救治能力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宓余强表示:“从新冠就能看出疫情救治的主战场不是传染病医院,都是在综合医院的ICU,并且呼吸科、感染科人才的缺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上海市六院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臧国庆强调:“一是建立’平战结合’的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机制保障科室的收入;二是怎样把医生培训好,防止人才流失和能力弱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认为,传染病走过不同的阶段,从肝炎、艾滋病、结核病再到新冠,需要不同的防控策略。他提出,我国应该加强哨点医院对传染病病原监测的能力。“尤其是在一种传染病高发的时期,可能会掩盖另一种传染病的传播,从这次我国甲流暴发就能看出,在新冠感染高峰时,对流感的监测其实是不足的。”